读书人的世界里
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一模友现在读高二
最近对超模君吐槽说很苦很累
超模君由此想起了
一个有关“高考的艰辛”的故事
有一个亚洲国家,有着十多亿的人口,每年有着数百万的考生奔赴高考的考场。
在这个国家,高考是普通人最好的出路,莘莘学子十年苦读,只为一举成名,考取一个好的大学。
没错,这个国家就是……印度!
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和中国“6+3+3”的学制有所不同,在进入高等教育之前,印度学生经历的是“5+5+2”的组合,即读5年小学、5年中学和2年预科。
期间,有两次至关重要的考试:
一次是10年级的毕业会考,这时候,学生要在理科、商科或文科中选择之后就读的方向。
另一次是12年级的毕业考试,即之前所说的预备考。通过者才有资格继续参加不同大学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
也就是说,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你就必须决定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为两年后的那场选拔赛做好充足的准备,力争脱颖而出。
事实上,在密不透风的应试模式和无比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印度的学生很难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来做取舍。
大多数人只会选择国内最热门、最被认为有前途的学科——工程和医药。
因为这两个学科能赚钱。
《环球时报》报道称,一般印度高等院校普通专业的毕业生入职薪酬只有每月1500元人民币左右,相当于新德里摩的司机的收入。
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的学生,不仅在毕业前就会被各大IT公司抢着预定,薪资还能达到“普通生”的20倍。
所以,对于印度的年轻学子们而言,只有且必须考上国内的顶尖名牌大学,努力才算是没有白费。
逐梦之路道阻且长
你可能会说,既然考上国内的顶尖名牌大学是最好的出路,那努力去取得好成绩不就得了吗?
超模君想说的是,印度在“考取大学”这个方面,竞争的惨烈程度,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丝毫不夸张。
虽然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但是印度的高考,真的能让考生“生不如死”。
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病毒”校长在一届又一届新生面前总是不厌其烦地说:“每年有40万考生报考我们皇家工程学院,只有200人能考上。”
皇家工程学院,其原型就是印度理工学院。
英国《卫报》曾报道称,印度名校的录取率几乎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十分之一。
录取率非常之低,但却又是平民百姓唯一的出路,逐梦的道路荆棘遍布,终于铸就了印度的“死亡之城”——科塔。
“死亡之城”的传说
位于印度北部的城市科塔,是全国最有名的补习之都。
为了考取录取率只有不到1%的印度理工学院,每年有超过20万的青少年从全国各地赶来这里,来为IIT-JEE,即印度理工学院的招生考试做准备。
十几岁的考生被送到密密麻麻塞了一两百人的教室,每天灌以14~16小时不等的高强度课程,期间穿插一轮又一轮的测试,根据最直观的分数排名,学生会被分到不同批次的班级。
稍有退步,你就会被换到更低一层次的班级,循环往复、优胜劣汰,直至考试结束。
对于这个国家来说,跻身成为名列前茅的院校中的凤毛麟角,注定只是少数人能实现的完满结局。
因为除了诸多的主客观因素之外,印度国内残破不堪的基础教育,制约了许多青少年“考取功名”的梦想。
数据显示,印度除了小学教育的入学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外,其它的入学率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小学入学率虽然能达85%,但到了小学四五年级,就只剩下60%。
在印度的很多公立小学,基础设施、教学质量堪忧,尤其在农村地区,学生中途辍学的情况十分常见,这也导致了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不足25%。
法国媒体曾报道,在印度,越来越多的人,不论富人还是穷人,都在努力掏钱让孩子就读私校,就是因为在公立学校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
在印度电影《起跑线》中,服装店老板娘塔米便是一心想让女儿皮娅进入私立名校就读。
因为只有这样,女儿才有可能在未来的人生享有更好的资源,才可能实现真正的阶层跳跃。
米塔拜托朋友走后门、想尽办法给女儿做预先辅导、让丈夫拉吉排长队报名、甚至只让女儿讲英文。因为她不希望女儿沦落回自己原来的那种教育。
读书考取“功名”,同样是这个国家里绝大部分青少年唯一的出路。
像塔米这样的富人家庭尚且忧心于后代的教育,穷人家庭更是如此。
一个印度家庭在后代的教育问题上所付出的成本是可怕的,每年人均10多万卢比的学费、食宿费。在高昂支出的同时,这个孩子寄托起了整个家庭的未来——考上名校,考到好的专业,过富裕的生活。
狭隘的出路、低录取率、高昂的学费、高强度的课程、恶劣的学习环境……以上种种极端的现状为科塔成为“死亡之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名前来科塔补习的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为了支付自己补习的费用,妈妈把所有的金银珠宝都拿去抵押了。
2017年8月5日,来自比哈尔邦的15岁少年Kumar,被发现在科塔的一家旅馆中上吊身亡。在前不久的补习班内部测试里,Kumar的成绩没有及格。
两天后,16岁女孩Maratha在房间内自杀,没留下任何遗言。她是同一年里被发现的第13名在科塔自杀的学生。
自2013年以来,根据当地政府的统计,共有77名来科塔补习的学生在备考期间自杀,可悲可叹。
心态+努力=成功?
在CGTN录制的一期关于科塔补习的节目中,当记者问起街头准备去私校补习的女学生,如何看待同龄人因不堪竞争重压而自杀时,女学生显得有些激动,却也特别笃定:
“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和能力。”
“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在社会上也不想拼尽全力,用自杀来逃避,你还能做什么呢?”
或许对于大部分的印度考生而言,纵使深知阶层差异森严,但在残酷的竞争中,还是要努力让自己存活下来。
并且下定决心,不计一切代价地——往前,更往前一些。
步履不停,披荆斩棘,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
来源:超级数学建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文由 林心小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趣·分享 » 世界最难高考,录取率不足1%,却是万千学子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