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冬天,天气变得寒冷,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一到此时,不少人就出现皮肤瘙痒,特别是晚上临睡前刚脱下衣服时,从胳膊到腿都痒得厉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秋冬季节气候寒冷,皮脂腺分泌物向体表排出困难。科学检测表明,人体皮脂腺分泌的脂肪溶点为30℃左右,到了严寒季节,皮肤脂肪几乎凝成固体状态,所以排出更加困难,这就使人在冬天皮肤干燥更明显。
尤其是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而新陈代谢功能逐渐减退,由于内分泌减少导致皮脂腺分泌失调,所以皮肤会干燥发痒。而且皮肤汗腺的活动功能比青壮年期明显减退,汗液排出量减少,使皮肤表面缺乏水分,这在空气比较干燥的冬季,皮肤当然会更干燥也更容易发痒。
痒怎么办?挠挠!——这似乎是放之四海皆准而又天经地义的答案。可就是看似简单的“挠挠”,也很有讲究。
皮肤痒了不能过分挠
用手,尤其是用痒痒挠搔痒,实际上是增强了对皮肤的刺激,使皮肤产生了疼痛,从而掩盖了痒感,久而久之,皮表就会发生增殖性变化。皮肤变得粗糙、肥厚本身就是对于末梢神经感受器的一种刺激,会使瘙痒加重,便形成了新的条件反射。其结果是越搔越痒,造成恶性循环。
那我们应该怎么避免冬季瘙痒呢?
首先要注意增强体质,适当运动。早晚穿脱衣裳前后进行全身自我按摩,以促进皮肤微循环,减轻皮肤干燥程度。
其次,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衣(内衣最好选用柔软棉丝织品),少吃刺激性食物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可以有效防止瘙痒发生的。以温水浴代替热水澡,每周1~2次,且忌使用强碱性洗衣皂,应用中性皂或浴液,用量要适当,不要狠搓久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