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和经历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生物学家莫里斯.古德曼(美国科学院院士)等人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应当把黑猩猩(包括普通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划归人属(生物的分类依次为域、界、门、纲、目、科、属、种),其理由是,他们选取人、黑猩猩、大猩猩、猩猩、旧大陆猴和鼠为研究对象,发现这六个物种在97个功能基因的DNA序列上,黑猩猩与人的相同之处达99.4%。鉴于基因上相同之处占如此绝大多数,而不同之处只占极其微弱的一丁点儿(0.6%),因此他们认为黑猩猩在生物分类上应当属于人属,也就是人类的兄弟。
这个观点显然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分类作出了强烈冲击,随即引起了全球科学家和相关人员的广泛争议,赞同者和反对者都有。实际上,这也是旧话新提,为什么人类与黑猩猩以及其他灵长类的基因绝大部分相似,但行为方式、智力等却是如此的不同,因为人类与黑猩猩显然是两种不同的生物,这一点无论是赞同黑猩猩与人是同属的,还是反对这一观点的都不会有什么争论。难道0.6%的基因差异就造成了人与黑猩猩在行为和智力上的天壤之别吗?
显然,还必须在基因以外来寻找答案。如今,基因以外的答案已经有了线索,即人的经历与黑猩猩的经历不一样,这才造成两种生物的巨大差异。因为,不同的经历是开启不同基因大门的钥匙。只有特定的基因开启了,生物的智力、行为、思维才会得到开发并产生巨大差异。“经历即财富”是不少人认同的事实或道理。按以往的经验,对“经历即财富”的认同更多的是指,如果一个人经历了人生应当经历的事情和某些独特的事件,他/她就会从这些经历中汲取教训,成熟起来,变得特别有智慧,并找到了成功的钥匙。
经历开启或关闭基因
“经历即财富”在今天也可以有另外的更深层的解释,即经历是开启基因的一把把钥匙,拥有无数的经历或独特的经历,就可以开启我们体内已经拥有的并正在沉睡的各式各样的基因,而这些基因是每个人,甚至是灵长类动物所共有的。经历会让每个人变得成熟起来,而且是“这一个”独特的人,而非大家都是同样的人。
人生经历与基因的关系不仅可以解开类似“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人的智力是先天还是后天”的难题,而且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基因数量的多少以及基因差异的多少并不在智能和行为差异上起重大作用,正如人们一直奇怪为什么人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异是如此之小,但智力与行为方式是如此之大一样。对于人与黑猩猩的基因数量相同和相似引发的问题,参与并促使人类基因组计划提早完成的基因猎手文特尔认为,根本没有那么多基因来支持生物决定论;人类奇妙的多样性并非基因密码固有的东西。我们所处的环境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另一些研究人员的解释更坚定,他们认为,别说人与黑猩猩的巨大差异,即使人与人在成就方面的巨大差异也只需要33种基因就够了,关键是环境和经历怎样促使这些基因是开启还是关闭。
一个几乎大家都知道的育儿道理是,儿科大夫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刚为人父和人母的家庭,不要阻止婴儿用手来触摸和探索世界,只要婴儿不是去触摸开水或炉火这样的危险事情,就不要干涉他们。因为通过触摸,婴儿能较早和广泛开启人脑中的多种基因开关,以利于神经发育和认识世界。触摸就是一种学习或经历,这样的经历可以扩大人类选择自身道路的能力。更新的研究证明,只需要17种基因在适宜的时候表达就可以使人脑发生变化。这些基因有些是开启,有些是关闭,以改变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连接状态,从而贮存长期记忆。但是,这些基因的开启或关闭是受人的行为支配,比如婴儿用手触摸感知世界和后来成长时的种种经历,无论是正面的经历还是负面的经历,都会开启或关闭一些基因。
所以,经历是开启基因的有效钥匙,是行为和经历决定人的基因,而非基因决定行为和经历。只有丰富而复杂的经历才会开启或关闭基因,以获得各种知识并将各种不同的知识贮存于大脑中。
小鼠实验的启示
成功不仅仅是有车有房有钱,而且是人格和精神上的完美,富有同情心,当然可能的话还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把良好的性格或个性(情商的一部分)当作成功的要素,看看小鼠是如何获得良好个性会有助于认识人是如何获得较高情商的。
经历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开启一部分基因,从而让人获得部分财富。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麦克吉尔大学的迈克尔.米尼等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幼年被母鼠经常舔舐的小鼠比受到冷落的幼鼠在成年后更为心平气和和镇静自如。也即是,有没有母爱和母爱的多少都会导致生命个体在成年后性格上产生较大的差异,这与人的情况完全一样。而这种差异是由于母鼠的舔舐启动了小鼠体内在紧急情况下舒缓身心压力的基因。
米尼等人使用100多只老鼠进行实验,所有母鼠都正常喂食喂奶,抚育它们的子女,但是有一种行为却不同,不同的母鼠对孩子的舔舐不同,在两组小鼠之间,母鼠舔舐小鼠多的可以达到其他母鼠的4—5倍。结果表明,成年后,被舔舐次数多的小鼠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很少出现恐惧,在挑逗它们时也产生较少的应激激素,表现出一种心平气和和镇静自如的气质与性格特征。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成功性格之一:临危不惧,镇定自如,尤其是“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
那么,小鼠经历母亲较多的舔舐是怎样变成其良好的性格的呢?研究发现,生物大脑中有多种生物分子感受器,其中就有感受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感受器。大脑中这类感受器越多,对皮质醇就越敏感,就容易向人体的肾上腺下达停止生产激素的指令,因而体内的皮质醇等应激激素会较少,皮质醇减少就不太容易冲动,从而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迈克尔发现,受到母鼠大量舔舐的小鼠大脑中有更多的皮质醇感受器。对50只大量受到舔舐和50只很少受到舔舐的小鼠进行DNA检查,发现大脑中的皮质醇感受器的生长源于特定的DNA,即基因。在多次受到舔舐的小鼠中,这类为皮质醇感受器编码的基因比在较少受到舔舐的小鼠中要活跃得多。
这提示,母鼠的舔舐动作导致了皮质醇感受器基因的开启,也即小鼠经历的这种母爱的舔舐经历导致了皮质醇感受器的大量增加,从而减少了皮质醇的产生,保持了镇定的性格特征。分开上述实验中的母鼠和幼鼠,将有舔舐嗜好的母鼠的孩子交给很少舔舐小鼠的母鼠来喂养,小鼠长大后较为紧张;反过来把较少舔舐幼鼠的母鼠的孩子交给有舔舐嗜好的母鼠来喂养,小鼠长大后表现出较少的心理紧张,并且控制紧张程度的基因也表现更活跃。
更为有趣和有力的证据是,把所有的幼鼠从母鼠身旁隔离,采用人工触摸方式——柔软的毛刷——来替代“舔舐”小鼠,结果与母鼠舔舐小鼠的一样,毛刷抚摸的次数越多,小鼠长大后的心理紧张程度就越低,反之则容易激怒、紧张和胆小。
不良经历造成的后果
上述实验精确地检测到后代所经历的行为,尤其是母亲的行为是否能在后代身上和大脑中产生不同的反应,并导致成年后性格的差异有多大。但有人会反驳,这只是动物实验的结果。其实,相同的原理在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已经体现出来了,在充满爱心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充满善良,在暴力和打骂的家庭成长的孩子也具有太多的暴力与野蛮。这都是与基因的开启或关闭相关。
即使不论孩子生长的经历所获得的基因开启变化而形成的性格与气质的养成,就是成年人也会遭遇这种变化。下面就是一个关于人的不良经历的小实验。
英国南部白金汉郡奇尔特思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公正或不讲理的上司手下工作会使雇员血压升高,增加他们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雇员感到在为人专横的上司监督下工作时,他们会紧张,因而血压上升。研究人员从英国医院中招聘28名女护士,在她们工作的时间内每半个小时为其测血压一次,每天12小时,一连测3天。
这28名护士在工作日中有13人轮流受不同的两人监督,其中一人是护士所喜欢的人,和善而讲理;而另一人是不受护士喜欢的,专横而不讲理。另外15名护士作为对照组也有人监督,但是分别采用一人监督和两个要么都和善而讲理的,要么是专横不讲理的上司监督。试验结果提示,第一组13人的血压有明显的差别。当她们在专横的上司监督下工作时,其收缩压比正常情况下升高了2干帕,舒张压增高0.93千帕;但当她们在一名公正的上司监督下工作时,她们的血压又会恢复到正常或下降一些。对照组的15人在分别与两名公正和不公正的上司监督下工作时,她们的收缩压只相差0.4千帕,而缩张压几乎没有差异。
这个研究提示,在不同的上司监督下工作,血压相差会很大。而过去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收缩压升高约1.33千帕,舒张压升高0.67千帕,他/她患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分别增加16%和38%。无独有偶,2002年10月,芬兰一项相似的研究结果证明,在工作中受到严格监督、待遇低、事业上缺少发展机会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是处于正常情况的同事的两倍。所以英国医生纳迪亚.韦杰在英国医学协会主办的杂志《职业与环境医学》上说,一个不受欢迎的监督者是工作场所有效的应激物,他可能给被监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影响。
这些研究虽然没有像上面小鼠研究一样指明是环境和经历造成了哪种基因的开启和关闭,从而造成激素分泌的增多或减少,引起人的应激反应,增加血压和患心脏病,但从原理来看却是相似的。也就是说,人的不良经历也是一种“财富”,它可以促使人早日认识到不良经历对人的负面效应,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检查自身的弱点或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以改变环境,或主动改变工作和改换工作环境,甚至改变职业,以便把不良经历转变成财富。
此文由 林心小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潮·科技 » 为什么有些科学家,要把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归属于人属?